图书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    码:
登录方式:
记住我,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本馆概况>>新书推荐>>正文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
2021-11-11 10:49 作者:    (访问次数)

书名:卡夫卡与中国文化

作者:曾艳兵著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号:978-7-5656-5367-4

馆藏地点:社科书库(四)

索取号:G04/112

编辑推荐:

“中学西渐丛书”由乐黛云先生担任主编。丛书全面梳理中国文化进入世界文化主流的历史现象,对在这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代表性历史人物,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是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其次是对于误读、吸收和重建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最后上升到对两种文化相遇时所产生的种种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索和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卡夫卡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本书探索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理由和原因。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显然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他阅读了大量经过翻译的中国典籍、诗歌、传说故事,认真研究过西方学者撰写的有关中国及东方的著述,翻阅过许多西方旅行家、神职人员、记者、军人、商人等撰写的旅行记或回忆录。他在他的书信、日记或谈话中多次谈及中国文化,引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非常崇拜和赞赏。他以他的不朽作品精心构筑了一座德语的“万里长城”。他创作的第一篇小说《一次战斗纪实》就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后他又创作了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往事一页》《中国长城建造时》《一道圣旨》《中国人来访》等,他的其余作品也常常与中国文化思想有着某种或隐或显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卡夫卡在创作中驾轻就熟地掌握了一种变成小动物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通常只有中国人堪与媲美。中国文学中最能体现这一方法特征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卡夫卡恰巧读过这部小说的德译本,他的创作有意无意地受到过这部小说的影响。卡夫卡还熟读过老庄哲学,这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有所反映和表现。卡夫卡的“法”与“道”一样,充满了多义性、歧义性和神秘性;卡夫卡笔下人变成甲虫是异化的结果,庄子梦蝶则是自由逍遥的化身;卡夫卡的寓言是自我表现和自我宣汇的现代寓言,庄子的卮言则是沟通天人之际和载道的工具。卡夫卡的《城堡》与钱钟书的《围城》在主题立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又体现了两位作家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人格特征以及东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不同。

卡夫卡的一生大致经历了想象中国、阅读中国、描绘中国和创作中国这一过程,这在西方作家中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难能可贵的。同时,卡夫卡又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敬重的作家,而且,他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生活和创作还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许多中国作家视为“知音”。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他以其独特的创作使中国作家感到震惊,并为中国作家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作者简介:

曾艳兵,1957年生于湖北,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世界文学专业,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学术专著《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东方后现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卡夫卡研究》、《价值重估:西方文学经典》、《卡夫卡的眼睛》等。

关闭窗口
   
  资源动态 更多>>
《晨星·中华诗词库》开… 08/09
《晨星历史故事库》开通… 08/09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 05/30
“思政课”新时代中国特… 04/28
笔杆论文写作助手试用通知 04/18
  常见问题 更多>>
如何检索图书馆的馆…
图书馆个人借阅信息…
如何在校园网范围外…
图书馆提供查收查引…
图书馆提供信息素养…
  常用数据库 更多>>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资源
美国化学会ACS | Springer
教学资源库 | 维普考研资源
世界名校精品课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许昌学院图书馆